无锡学院2022年工作要点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2022-03-30   浏览次数:[]

2022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重要一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学校推进实施“十四五”规划和落实“人才强校”战略的关键之年。学校党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省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导向,以内涵建设为主线,以特色一流为目标,以提高治理体系科学化水平为支撑,聚焦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申报重点任务,全面实施“党建领头雁工程、学科攀登工程、师资队伍四化工程、教学质量提升工程、科研振兴工程、产教融合‘1+5’工程”等六大工程,大力营造团结奋进、真抓实干的创业氛围,统筹疫情防控和学校高质量发展,不断加快特色鲜明一流创新应用型大学建设步伐,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凝聚改革发展活力

1.加强思想理论武装。深化对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组织师生开展迎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专项行动,申报各类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深化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党的二十大以及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的研究阐释。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着力抓好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落实中心组集体学习讨论制度、中心组巡学旁听制度、第一议题制度。组织开展理论学习专题教育讲座,利用学习强国、两微一端等平台助力学习常态化。「牵头单位:党委宣传部;责任单位:党委办公室、党委组织部」

2.提升党建工作水平。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召开学校党员代表大会,推进二级党组织和基层党支部有序规范开展换届工作,推动学校基层组织体系建设更加成熟。以“党建联盟”“党建品牌化建设”“党建领头雁工程”等为抓手,探索党建融合工作模式,推动党建与业务双向共促,把党建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成效。落实《新时代江苏高校三级党组织“强基创优”建设计划(2021-2025 年)》,扎实推动首批6个“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工作室的培育建设,力争获批1个省级标杆院系和1个国家级样板支部建设点。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效应,打造教职工党员先锋岗二十名优秀典型和大学生党员素质工程百名优秀典型,推动学校党建馆和“锡院先锋”微信公众号建设。「牵头单位:党委组织部;责任单位:党委办公室」

3.健全思政工作体系。深入实施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配齐建强专职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立项示范马院建设。严格落实《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落细落实思想政治工作责任清单,明确落实措施和推进步骤。深入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深耕“课程思政”责任田,建设8-10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示范课,选树2-3名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教学名师,立项8-10项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专项课题。实施“青春铸魂工程”,组建无锡学院信仰公开课导师团,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增强青年学生永远跟党走的信念信心。「牵头单位:党委学生工作部、教务处、人事处;责任单位:党委宣传部、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

4.锻造过硬班子和干部队伍。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执行好党委书记和校长经常性沟通、领导班子成员定期谈心谈话等制度,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推动完善二级学院党政共同负责制,规范落实党委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完善议事规则和决策机制。启动中层干部选拔配备工作,建设一支有思想、敢担当、勇作为、作风优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完善干部考核机制,强化考评结果运用,落实各级组织干部监督管理责任。「牵头单位:党委组织部;责任单位:党委办公室」

5.筑牢意识形态工作阵地。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形成定期分析研判、共同合作处置的工作机制。开展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专项督查,切实把意识形态工作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加强各类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的规范管理,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工作,完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处置机制,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牵头单位:党委宣传部」

6.构建宣传工作大格局。创设“校院联动,师生联动,内宣与外宣联动”的三层联动机制,构建多媒体平台共融、校内外媒体共振、全校师生共享、学校知名度美誉度共升的“大宣传格局”。召开学校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开展新闻稿实务和摄影摄像培训工作,提升新闻通讯员工作能力,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兼职新闻宣传队伍。加强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建设,重点挖掘教育教学、产教融合、招生就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成绩亮点及各条战线上涌现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加强与国家媒体、省市主流媒体的对接联系,主动融入校外联盟矩阵,整合资源集纳素材,打造全媒体立体化传播矩阵,主动传声立言,不断提升学校社会美誉度。「牵头单位:党委宣传部」

7.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强化党员领导干部“一岗双责”意识。召开学校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组织签订责任书,层层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上级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地见效。做实做细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对选人用人、招生就业、基建工程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全过程“嵌入式”监督。加强纪检监察工作的体制机制建设,充实纪检监察队伍,选配基层党组织纪检委员,织密监督网络。加强对党员干部作风状况的监督,切实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维护严明的纪律和刚性的制度,突出对关键少数监督,强化执纪问责,确保校园风清气正。认真做好基建修缮工程项目审计等,努力推动内部审计工作常态化开展。健全完善校领导接待日和联系师生制度,完善和用好信息交流反馈机制,认真对待、坚决解决师生反映强烈的问题。「牵头单位:纪委办公室;责任单位:党委院长办公室、审计处」

8.开创统战群团工作新局面。健全“大统战”工作机制,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深化与市、区社会主义学院和地方统战部门的协同共建,建设同心教育基地,加强统战对象发挥作用平台建设,推进“一党派一品牌”项目。发挥民主党派及团体建言献策、民主监督作用,发挥统战人士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优势,打造统战育人品牌。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建立完善学校工会组织,召开教代会、工代会,选举产生工会委员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女职工委员会,选举产生校工会领导班子,实现工会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为契机,突出政治引领,切实增强引导青年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深化团学组织改革,成立社团管理部和大学生艺术团,促进学生社团健康有序精品化发展。发挥好关工委育人功能。「牵头单位:党委统战部、工会、团委、关工委」

二、优化制度顶层设计,完善治理体系建设

9.加快建章立制。以学校章程为统领,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持续加快制度“废改立”工作,逐步形成具有无锡学院特色的制度体系,形成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用制度规范权力的良好氛围。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社会参与的内部治理结构,保障学校各项事业顺利发展。加强制度的宣传和信息公开,抓好制度落实,强化制度执行监督。「牵头单位:纪委办公室、党委院长办公室」

10.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学校治理体系改革和机制创新,成立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及相关工作组,制定改革推进方案,扩大二级学院办学自主权,构建权责对应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激发二级学院办学活力。探索实施目标管理,科学制定考核目标,切实强化监控督察,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牵头单位:发展规划处」

11.优化考核评价体系。加快构建有利于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教育评价配套政策及细则。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理顺收入分配关系,优化并实施绩效工资方案,有效建立以绩效考核为基础的激励机制与分配制度。改革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方式,完善科研评价机制,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制订出台新版职称评审办法及各系列职称评审条件,进一步提高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质量,更好发挥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激励导向作用。「牵头单位:人事处、科技处」

12.构建财务预算体系。按照市预算单位管理要求,坚持“强预算、增绩效”的原则,落实零基预算理念,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预算刚性约束,突出绩效管理重点,打造具有特色的全校“一盘棋”预算绩效管理新格局。以学科建设为主线,以高质量人才培养为目的,突出预算导向,在保薪酬、保运转前提下,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和科研平台建设力度,切实提升教学条件和办学软实力。「牵头单位:财务处」

13.深化智慧校园建设。推进信息化平台整合和数据集成,搭建统一应用平台、统一流程平台、统一数据平台和入口,逐步建设云中无锡学院,提高学校信息化服务保障能力。做好无线网络扩容、IPv6规模化部署、5G应用推广等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推进服务全校科研需求的计算中心建设,打造服务更加高效便捷的网站群,落实“一站式”网络服务大厅,建设高水平智慧校园。「牵头单位: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

三、聚焦师资四化工程,强化高端人才引培

14.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严格落实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和师德行为失范处理办法,实施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完善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师风考核、奖励相关制度,召开全校师德师风建设会议,开展师德师风建设重点月活动。引导教师学习践行新时代师德规范,挖掘校内优秀教师典型,开展首届“师德标兵”评选活动,做好第38个教师节庆祝工作。「牵头单位:党委教师工作部」

15.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力度。坚持党管人才,进一步优化人才引进工作机制,推进实施“一院一策”“一人一策”。打造“智荟锡东”高端引智平台,引进博士以上高层次人才150人左右,其中国家级人才1-2人、省部级人才4-5人、副教授以上职称的骨干教师40人、省部级以上人才团队1个,实现专任教师总人数突破400人,专任教师博士化率达到65%「牵头单位:人事处」

16.加强高层次人才培育。大力推进“精英化、团队化、工程化、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四化工程”,加大对优秀教师申报各类人才项目的支持力度,打造“领军人才+拔尖人才+青年人才”的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培育省部级以上高层次人才团队1-2个、省部级以上人才项目10-15个,力争获批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1-2个。「牵头单位:人事处、科技处」

四、对标硕士授权单位,提档学科建设水平

17.推进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工作。成立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申报工作领导小组,对照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申报标准,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做好任务分解落实和督促检查,针对问题清单,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实现关键指标高位达标、标志性成果有新的突破。对“10+10 硕士学位培育点进行分层分类培育,建立硕士学位点培育工作例会制度,实现至少3个学科点达到硕士学位点申报标准,力争列入省级学位委员会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工程建设。「牵头单位:发展规划处」

18.优化学科结构布局。以无锡地方产业需求为导向,实施学科“攀登计划”,按照“重点建设,重点培育”的原则,研究优化“5+5”学科布局,推进学科分类发展。修订和完善学科建设与管理办法、一级学科运行考核办法、学科建设运行经费管理办法等制度,在队伍建设、学科平台建设等方面给予4个省重点学科重点支持。「牵头单位:发展规划处」

19.拓展研究生联合培养。依托无锡研究生院,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深化研究生联合培养,争取新增1-2个招生专业。遴选优秀教师作为无锡研究生院研究生指导教师,加强硕士生指导教师的监督管理。拓展与江南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进一步增强学校研究生培养能力。「牵头单位:发展规划处;责任单位:人事处」

五、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0.提升专业内涵建设。积极推进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培育建设工作,力争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1-2个、省级一流专业9个,力争新增无锡人才紧缺专业2-3个;力争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1-2门、省级一流课程10门左右;力争获批省级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1-2个、省级产教融合型一流课程2-3门;获省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1项。「牵头单位:教务处」

21.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导向,结合“四新”理念及工程教育认证、国家质量标准等要求,将人文素养、德育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等纳入新版人才培养方案。持续构建“五育并举”育人体系,统筹校内外资源,深入实施劳动教育,广泛开展体育美育实践活动,推进体育美育评价改革,提升优化体育美育保障条件。「牵头单位:教务处」

22.拓展优质教学资源。加强教材培育工作,力争获批省重点教材2-3部。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地方产业需求,建成集成电路测试联合实验室、有机化学实验室、环境工程实验室等11个教学科研实验室。对接工程认证要求,校企共建生产化实习实训基地、产学研一体的大型实验实训实习中心等,每个专业至少与1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新增1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力争入选江苏省一流应用型本科建设单位试点高校。「牵头单位:教务处;责任单位:发展规划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学生工作处」

23.狠抓双创能力提升。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深入推进校企资源共享、切实发挥人才协育机制效能,积极构建专创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新体系做好江苏省金匮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实施“青春赋能工程”,举办大学生科技节等活动,推进创新创业竞赛工作。围绕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内竞赛项目名单,开设专项竞赛实验班,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力争获竞赛排行榜内项目国家级奖项30项以上,其中Ι类竞赛2项以上。与无锡政府部门、企业开展合作,共建大学生实践创新基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地方创新创业活动。「牵头单位:教务处;责任单位:学生工作处、团委」

六、创新学生管理机制,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24.优化学生工作管理机制。创新和完善学生工作管理体制,明确校院两级学生管理的工作范围和职责,探索建立校院两级学生工作管理体制,努力促进学生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体系化。「牵头单位:学生工作处」

25.强化服务过程管理。实施“辅导员扬帆计划”,开展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考核评优活动,加强学工队伍建设,力争在省级以上辅导员评比中取得佳绩。拓展校内外资助渠道,加强资助育人平台建设,深化“精准资助”实践探索,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组建以专兼职心理教师为主、辅导员和心理委员为辅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团队,完善心理帮扶和咨询机制。「牵头单位:学生工作处」

26.精细化做好招就工作。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汇报,提升省内招生比例,优化生源结构。全方位开展线上线下招生宣传,提高招生工作的专业性和精细化水平。强化生源基地建设,构建与优质生源基地更加稳定有效的沟通联络机制。加大考研考公考编指导,细化就业创业服务,整合校内外资源,精准开展就业帮扶,实现高质量就业率和学生满意度达93%、毕业生留锡率达30%。完善用人单位信息库,加强社会调研,提升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牵头单位:学生工作处」

七、坚持服务地方导向,深化政产学研合作

27.深化合作共建。扎实推进外联工作,加强对校地、校际、校所、校企等共建工作的全局性规划与统筹,探索建立落实(协议)-跟踪(进展)-督办(预警)-推进(进度)-评价(成效)的共建合作模式。推动无锡市与省教育厅共建我校。落实与锡山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战略合作协议。推进与江南大学、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等合作签约落地。推进网信学院实体化运行,建成中央网信办网络空间安全培训基地及江苏省网络空间安全科普基地。「牵头单位:发展规划处;责任单位:教务处」

28.深入实施“1+5”工程。以各二级学院为主体,深入实施一院一局一所一企一院士一平台战略工程,加强与政府部门、龙头骨干企业、大院大所的合作,共建产教融合新型平台,双聘企事业单位专家,培养更具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围绕无锡及太湖湾科创带产业关键技术、核心工艺和共性问题开展协同创新研究,新增校企研究院2-3家、教师工作站2家、企业专家工作室1个,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在锡落地。「牵头单位:科技处;责任单位:发展规划处、人事处、教务处」

29.加快产业学院建设。积极与行业企业共建共管共享现代产业学院,联合锡山区政府,与上汽大通、江苏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等企事业单位深化车联网产业学院合作共建,力争获批省级车联网产业学院。加快集成电路产业学院和示范性软件学院培育工作。建立校地互动、产教融合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赋予产业学院运行管理更多自主权力,实现多方共赢、互惠互利。「牵头单位:教务处」

八、实施科研振兴工程,强化科技创新能力

30.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加大科研平台培育力度,与国内领军企业开展合作,力争获批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1个,获批省部级科研平台1-2个。成立学校科协,加强轨道交通科普基地建设,申报省级科普基地。「牵头单位:科技处」

31.实现科研经费持续突破。组织申报各级各类项目,力争纵向项目立项150项以上,其中国家级项目15项以上(国家自科和社科基金项目立项10项)、省部级项目20项以上,科研到账经费突破1亿元。「牵头单位:科技处」

32.推动科研成果产出转化。以第一单位发表科研论文200篇以上(其中高质量论文100篇以上),出版专著1-2部;申请专利300件以上,其中发明专利120件以上,授权20件以上;力争获批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项。推进应用型成果转化,力争发明专利实质性转化率达到5%,代表性成果转化或应用项目5项以上。「牵头单位:科技处」

九、落实开放办学战略,丰富国际合作内涵

33.推进国际化项目建设。与英国考文垂大学、加拿大阿尔格玛大学推进联合培养项目合作。与英国西英格兰大学、德国斯泰恩拜斯大学、韩国启明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15所高校开展保荐硕士项目,保荐20-30名在校生出境读研。招收首批80名与美国富特海斯州立大学合作举办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申报物联网工程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培育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力争获批省教育厅“十四五”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建设项目1个。「牵头单位: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34.优化外专外教管理机制。做好江苏省外国专家工作室建设,发挥外籍教师国际化教学资源优势,推进课程国际化。加强与无锡市公安局、科技局、外办等部门的沟通与合作,确保外籍教师聘用和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吸引更多更高层次的外国专家来校任教。「牵头单位: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35.提升留学生培养质量。创新留学生招生策略,拓展留学生招生渠道,重点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学生,招收40-50名留学生新生。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导向,实施留学生人才培养内涵式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留学生培养质量。「牵头单位:国际教育学院」

十、提升服务保障质效,建设和谐宜居校园

36.狠抓常态化疫情防控。坚持底线思维,全面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切实做好校门管控、核酸常态化抽检、疫苗接种、公共区域消毒杀菌、食堂就餐管理等重点工作。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深入开展校园爱国卫生运动,提升学校公共卫生管理服务质量。加强线上教学平台建设,整合一卡通系统、超星系统及门禁系统等,完善校园进出管控平台,提升疫情防控信息化水平。精准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境内外外籍教师和留学生管理工作。「牵头单位:党委院长办公室;责任单位:后勤管理处、保卫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学生工作处、国际教育学院」

37.持续改善办学条件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加大争取上级部门各类办学经费支持力度,生均办学经费达到3万元。配合学校建设指挥部做好院系楼、公寓楼外立面维修及公寓楼玻璃幕墙改造等楼宇维修改造工作。积极对接市相关部门,加快三期工程规划、审批、建设流程,开工建设学生宿舍和食堂。启动人才公寓、青年教师周转用房建设规划。推进节能型校园建设,优化和改造校园路灯的控制系统。「牵头单位:后勤管理处、财务处」

38.提高服务保障水平。全面推进食堂5C管理建设,进一步提升食堂服务水平。推进智慧化图书馆建设,新建图书馆文化展览空间,力争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南大学图书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享馆藏资源。大力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实现学生缴费平台、电子发票系统等上线运行,构建“互联网+财务”模式。「牵头单位:后勤管理处、图书馆、财务处」

39.营建平安和谐校园。进一步健全安全责任体系,加强平安校园建设。落实安全工作“一岗双责”制度,加大安全激励和管理力度。建立实验室安全分级管理体系,升级实验室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推进涉化实验室电子门禁系统改造,完成危废临存点建设,完善危化品全流程管控和危险废弃物回收处理,提高安全管理效率。建设人身防越界报警系统,更换门禁闸机,增加人脸识别功能,完善校园安防体系。「牵头单位: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保卫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

40.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品牌。成立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推进“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载体文化、活动文化”五位一体校园文化体系建设。完成校园标识系统的设计制作,加强校园文创作品的产出。举办“吴文化大讲堂”“非遗文化进校园”“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探索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进一步提升校园文化育人成效。完善校友联络机制,发挥校友资源影响力,增强校友工作凝聚力。抓住建校20周年契机,认真筹备,高质量开展校庆相关活动,进一步凝聚一流创新应用型大学建设合力,提升办学影响力和社会声誉。「牵头单位:党委宣传部、党委院长办公室、发展规划处;责任单位:团委」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