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2019年度党政工作总结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2019-12-29   浏览次数:[]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冲刺之年,是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加快推进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建设一流创新应用型大学的起步之年。在无锡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指导下,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滨江学院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按照五个一流要求,扎实推进五位一体办学实践,主动服务无锡经济社会发展,凝心聚力、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各项事业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第一部分 学院突出成绩和亮点工作


一、五位一体办学成效显著

深入贯彻落实滨江学院、南信大无锡研究生院、南信大无锡研究院、国际教育学院和校地合作企业五位一体的办学定位,以滨江学院为基体,主动服务地方需求;以无锡研究生院为引领,提升人才培养层次;以无锡研究院为龙头,打造高端研发平台;以校地合作企业为抓手,提高产业服务能力;以国际教育学院为载体,拓展国际教育资源。

目前,无锡校区共有5112名学生,包括10名博士、269名研究生、4540名本科生以及来自29个国家的293名留学生;52名教师受聘为无锡研究生院导师,指导博、硕士研究生148名;63名教师加入到无锡研究院17个科研创新团队;新增中科芯、中信泰富特钢等合作企业50余家;孵化学科型公司3家。在五位一体办学思想的指引下,学院在教学、科研、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1)获批江苏省金匮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是唯一一个获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的独立学院;

2)获批江苏省物联网设备超融合应用与安全工程研究中心科研平台,实现学院省级科研平台零的突破;

3)获批江苏省网络空间安全无锡实训基地,是江苏省唯一的网络空间安全实训基地;

4)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依托单位,是江苏省唯一具有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质的独立学院;

5)获批留学生招生资质,是江苏省首个获批招收学历留学生资质的独立学院;

6)录取分数线排名实现六连升,在同类院校排名中文科第4名、理科第5名;

7)首次入选无锡市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创建单位;

8)首次获得省财政厅、省教育厅联合下达的2019年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专项资金150万元;

9)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考点、英语专业等级考试考点以及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资质;

10)获评央广网品牌影响力独立学院(全国仅6所)。

二、主题教育走深做实

学院党委将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反思、整改落实四项重点工作贯穿始终。党委领导班子、中层领导干部围绕党的政治建设、思政教育、校园建设等20余个主题开展调研交流,发放调查问卷86份,征求意见建议98条,梳理整改问题42个,并结合调研成果开展专题党课20余次。学院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坚持问题导向,领导班子共检视问题5方面28条;制定整改措施4方面96条。同时组织各支部深入开展四重四亮、党员学原文、观看纪录片、交流探讨、开展组织生活会等各项学习活动200余次,确保主题教育走深做实。学院主题教育的成效受到无锡日报、无锡融媒体、无锡教育电视台等媒体的广泛报道。

三、凝聚共识转型发展

2019年,市校双方认真学习贯彻教育部关于转设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李北群校长、张永宏副校长和无锡市黄钦书记、刘霞副市长、市人大华博雅副主任、吴峰枫副主任等领导先后就滨江转设工作召开6次市校会议,双方就滨江学院转设转制发展达成一致意见,明确了2020年全面推进滨江学院转设为普通公办本科高校无锡学院(大学)的工作目标。无锡市政府专题会议纪要将滨江学院定位为无锡大学、公办体制;无锡市人大已将滨江学院转设工作作为2020年市人大重点建议案;20191231日召开的无锡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将推动南信大滨江学院转设为公办本科高校写入2020年工作要点;这必将助推学院建设一流创新应用型大学的步伐。

四、产教融合初见成效

通过五个一工程(一院一区一企一赛一会 推进产教融合落地。每位院领导、中层干部实现了与无锡市区(县)的深入对接;新建锡台学院、华为ICT学院等7个产教融合实体或产业学院;签约校企合作单位共50余家,实训基地100多家,聘请52位企业兼职教授;承办 骏安杯无锡市网络安全技能大赛等重要赛事;获批江苏省网络安全基地,是省内唯一一个网络空间安全实训基地;加入江苏省自动化学会、江苏省通信学会等十余个专业学会。

五、生源质量再创新高

文理科录取分数线排名实现六连升,在江苏省内文科最低投档线316分(比2018年高6分),理科最低投档线324分(比2018年高16分),艺术专业最低投档线469分(比2018年高22分),一志愿率录取率达100%,录取分数线在同类院校中排名为文科第4理科第5,较2018年分别上升2名、1名;省外的录取分数线平均高于各省控线50分以上,较往年有较大幅度提升。

六、师资力量日趋雄厚

人才师资队伍结构更加合理。2019年共引进教师76人。其中,专任教师41人,管理人员13人,教辅岗人员8人,专职辅导员14人。签约的41位专任教师均毕业于双一流高校。截止目前,学院专任教师122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6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56人,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江苏省青蓝工程、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等省部级人才20余人,高层次人才人数和博士化率位居全省独立学院前列。学院2019年入选无锡市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创建单位。

七、教学工作卓有成效

专业建设进一步提高。新增机器人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2个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金融工程、物联网工程3个专业获评2019年江苏省一流专业建设点,获批数量位列省内同类院校第六,3个专业获批无锡市信息技术(物联网)基金扶持项目。课程和教材建设成果显著。9门课程获批江苏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获批数量在独立院校中排名第二;2部教材获批省重点教材建设,获批数量在同类院校位列第一;积极申报省教育改革研究课题,获批重点课题1项、一般课题2项。教师技能显著提升。学院2位教师在省高校第六届数学基础课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中分获一、二等奖,在同类院校中排名第一;3项作品在省高等学校微课教学比赛中获三等奖。

八、人才培养质量过硬

学生深造率维持高位。2019届毕业生中327人考取研究生,43人出国深造,深造率达到13.62%,在江苏省独立学院中名列前茅。竞赛实践成绩喜人。46名学生获学科竞赛国家级奖项、176名学生获省部级奖项,2名学生获文体竞赛国家级奖项,1名学生获得2018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荣誉称号。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显著。学院博爱青春暑期支教团获得2019力行杯江苏省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大赛一等奖,是独立学院中唯一获得一等奖的团队。

九、科研能力不断攀升

科研平台重大突破。获批江苏省物联网设备超融合应用与安全工程研究中心省级科研平台;成功申报注册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依托单位。科研项目和经费再创新高。2019年学院立项项目3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实现历史性突破,省部级课题2项,市厅级项目14项;项目合同经费612.4万,稳居独立学院前列。论文专利成果双丰收。发表论文97篇(其中SCI收录24篇,SSCI收录2篇,SCD收录15篇),较2018年增长3倍;获得发明专利1项,申请专利9项。

十、办学美誉度持续彰显

学院坚决贯彻开门办学的工作思路,积极主动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合作。2019年,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王燕文为学院江苏省网络空间安全无锡实训基地授牌,包括江苏省原副省长王江,省委网信办主任兼宣传部副部长徐缨、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洪流等省教育厅领导、无锡市市委书记黄钦、副市长刘霞、市人大副主任华博雅等无锡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在内的3000余名各界人士来我院调研、指导和参观。学院组织的2019年暑期社会实践受到中青网、人民网、新华网、网易等媒体广泛报道,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学习强国江苏平台、无锡日报、现代快报、无锡电视台等媒体对学院办学成果报道累计20余次。获评2019年度央广网品牌影响力独立学院(全国仅6所)。学院的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社会美誉度持续彰显。

第二部分 2019年学院党政工作概述


一、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党建工作不断加强

1.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在学校党委的关心支持下,及时充实领导班子成员,7名领导班子成员的年龄、结构较为合理,富有战斗力。积极推进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学院党委开展中心组学习12次。建立健全滨江学院党委会议事规则、滨江学院党政共同负责制实施办法、院领导班子经常性沟通制度,带头落实院领导班子谈心谈话制度等制度,落实党委领导下的党政共同负责制。2019年,召开16次党委会,35次党政联席会,研究议题共计349个,有效推进领导班子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2.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将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反思、整改落实四项重点工作贯穿始终。学院中层以上党员领导干部紧紧围绕学院党建发展、思政教育、校园建设、师资、科研等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多种形式调研,发放调查问卷86份,征求意见建议98条,梳理整改问题42个,并结合调研成果开展专题党课20余次。学院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坚持问题导向,领导班子共检视问题5方面28条;制定整改措施4方面96条。同时各支部深入开展四重四亮活动,组织党员学原文、观看纪录片、交流探讨、开展组织生活会等各项学习活动200余次,确保主题教育走深做实。学院主题教育的成效也受到无锡日报、无锡融媒体、无锡教育电视台等媒体的广泛报道。

3.不断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上级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持续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在学校党委领导下,进一步健全完善滨江学院党组织机构设置,成立滨江学院纪委、10个二级党总支、19个党支部,配齐配强10名二级党总支书记。认真做好新形势下党员发展与管理工作, 全年确定入党积极分子623名,培训发展对象325名,发展学生党员228名、教工党员7名。扎实管理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做到组织全覆盖、党员全参与,广大党员将线上学习作为常态,将理论学习融入日常。

4.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方法。学院制定了党建领头雁工程实施方案,实施党员教工领航计划;与无锡市互联网行业党委、红豆集团党委等7家党组织共同签订了市互联网企业e路领航党建联盟协议,聘请5名党建导师,助推校地融合;以党建创新项目研究为平台,提升理论研究水平,获批校党建课题重点课题1项、一般课题2项、指导课题3项、立项课题6项。2019年,获批3个先进基层党支部,最佳党日活动1项,学院党委再次被评为学校先进二级党组织

二、践行科学发展理念,内涵建设不断强化

1.深入贯彻落实滨江学院、南信大无锡研究生院、南信大无锡研究院、国际教育学院和校地合作企业五位一体的办学定位,该办学模式的成功实践也吸引了兄弟高校和媒体的广泛关注,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等多所高校到我院调研,无锡日报以《滨江学院为无锡教育扩容赋能》专版刊发我院五位一体办学成效。

2.推进建章立制,实现规范发展。2019年,学院出台了《滨江学院党委会议事规则》《滨江学院党政共同负责制实施办法》《滨江学院关于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办法》《滨江学院科研奖励办法(试行)》等制度30余个,促进了队伍建设、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学生管理等各项工作更加科学、规范、有效,较好实现了在制度完善中推动改革,促进学院发展。

3.加强督促检查,强化基本建设。滨江学院二期工程于20199月移交,包括学生公寓6栋,食堂1栋,教学楼3栋,院系楼2栋,室外相关基础配套建设随建筑物同步移交并投入使用。目前正在稳步推进二期图书馆、体育馆装修设计建设和学院三期规划立项。2019年新建电子类专业实验室、自动化专业实验室、轨道交通类专业实验室、大气类专业实验室、物联网/计算机类专业实验室、经管类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共69个,年内完成了物理实验室、临时微机房、体测中心、广播电台、部分实验室用房的相关搬迁工作。

三、落实人才强校战略,师资队伍不断壮大

1.多渠道招贤纳才引智。2019年,学院积极面向海内外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开展11批次招聘, 面试16批次,签约55人。连同学校委派支持无锡校区发展的21人,全年共引进76人。其中,专任教师41人,管理人员13人,教辅岗人员8人,专职辅导员14人。2019年签约的41位专任教师均毕业于双一流高校,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5人,副高及以上职称的教师18人。

2.大力开展教师培训,提升教职工综合素养。2019年, 13位新教师获得高校教师资格;学院先后2次集中开展教师岗前培训,组织55名教师参加岗前培训网络学习,并通过考试;组织召开3次非教学岗工作人员交流培训。

3.构筑优质人才梯队。2019年,5人通过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审,被聘任为副教授,2人入选江苏省第十六批六大人才高峰1人入选2017-2019年度无锡市优秀教育工作者、11人获得无锡市从教三十周年教师荣誉证书。

四、加大政策激励引导,科研能力稳中有进

1.积极组织科研项目申报。以政策激励为先导,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2019年,学院共立项项目32项(国家级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2项,市厅级项目14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实现历史性突破,首次获得无锡市科技计划项目2项;项目合同经费612.4万,稳居独立学院前列。学院教师发表论文97篇(其中SCI收录24篇,SSCI收录2篇,SCD收录15篇),较2018年增长3倍;获得发明专利1项,申请专利9项。

2.积极打造科研平台。2019年,学院成功获批江苏省物联网设备超融合应用与安全工程研究中心省级科研平台,实现滨江学院省级科研平台零的突破;成功申报注册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依托单位,为江苏省内独立学院唯一一家。

3.积极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设立太湖研究所气象智能探测研究所,注册成立信大智能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五、巩固教学基础地位,专业建设全面优化

学院坚持以为本,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本科教育质量,打造滨江本科教育品牌。

1.保障基本教学工作。2019年,完成人才培养方案修改3000余条;安排任课教师423人次,完成2191门课程教学任务,发放教材10.85万册,安排考场841间,印刷试卷60157份,组织183040人次参加考试。学院各级领导深入教学一线,开展课堂教学检查、听课评课、教风学风巡查103人次,教学督导听课793节次,召开督导与学生座谈会9场。

2.实施分层分类人才培养。完成信大直通车学生的选派、完成2019级全体新生英语、高数、微积分分层教学工作。开设专业拔尖人才实验班,选拔文理科学生各120名。组织450名学生参加英语、高数、微积分基础课程强化班,帮助学生夯实基础。

3.优化专业结构。新增机器人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2个专业,恢复日语、法学专业招生,申报了交通运输、人工智能、信息安全3个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金融工程、物联网工程3个专业获评2019年江苏省一流专业建设点,获批数量位列省内同类院校第6位, 3个专业获批无锡市信息技术(物联网)基金扶持项目。

4.强化课程、教材建设。9门课程获批江苏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获批数量在独立院校中排名第22部教材入选省重点教材建设。获批重点课题1项、一般课题2项。

5.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学院2位教师在省高校第六届数学基础课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中分获一、二等奖;3项作品在省高等学校微课教学比赛中获三等奖。

6.加强考场建设,扎实开展考务工作。学院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考点、英语专业等级考试考点及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资质,已承担4场全国性的等级考试,第一次承担无锡市的社会化考试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累计安排234个考场,组织考务人员480人次,参加考试7610人次。

六、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育人质量显著提升

1.加强就业指导与培训,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学院积极响应团省委号召,组织“U+展翅暑期实习工作,共建档1247名学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参加苏北计划和西部计划, 11人被苏北计划录取,2人被西部计划录取。截至20191220日,滨江学院2019届就业率为91.13%,其中南京校区毕业生年终就业率为93.94%,花旗营校区毕业生年终就业率为85.91%

2.以考研工作为抓手,出国留学为契机,提升学院人才培养层次。学院围绕考研录取率为工作核心建立“3364”考研工作机制,扎实开展考研各项工作。2019届,共有1259人报考研究生,报考率为46.84%。考研升学人数为327人,升学率为12.17%。学院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先后与美国、爱尔兰、日本等国有关高校建立长期人才培养合作关系,为广大学生提供出国留学机会,2019年出国人数为43人,出国率为1.60%,在江苏省独立学院中名列前茅。

3. 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显著。学院先后组织10场创新创业类宣讲会,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以创新创业竞赛为抓手,在举办滨江学院创业计划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创业项目培育,选拔4支创新创业团队参加省赛。2019年,学院荣获江苏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暨挑战杯全国竞赛江苏省选拔赛决赛三等奖。

4.学科竞赛成果丰硕。2019年,46名学生获学科竞赛国家级奖项、176名学生获省部级奖项,2名学生获文体竞赛国家级奖项,1名同学获得2018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荣誉称号。

七、突出综合素质教育,学生工作稳步推进

1.狠抓学风建设,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学院坚持主题活动、目标导学、学业预警、严抓考风考纪、文明宿舍创建等多维一体工作模式,不断提升学风建设实效。启动班级学风建设项目立项工作,开展倡自律、勤钻研、勇创新、攀高峰学风建设等主题活动,确定16个班级项目。我院良好的学风在各类学生评奖评优中得到充分体现。2019年, 4名学生获国家奖学金, 156名学生获国家励志奖学金,13名学生获省级三好学生、2名学生获优秀学生干部、6个班级获先进班集体,

3.突出思想引领,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加强智慧团建”“学社衔接等基层团组织建设,深入落实磐石工程”“活力提升工程;组织锡东新城范围内近30家单位组建锡东新城区域化团建联盟。学院各团支部开展团日活动152次,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32次。学院开展信仰公开课50余场,申报省级示范课4场,培养青马骨干682人。 1名学生获2018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荣誉称号。学院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进入江苏省独立学院前10名。与信仰对话 铁军大讲堂纪念江抗东进80周年信仰公开课)获省级示范课称号(全省共58所高校获评,其中独立学院4所)。

4.创新文化育人工作。注重强化育人品牌,举办院士讲堂”2场,全校直接受众学生3000人次,实现从要我听我要听的转变。通过开展迎新晚会、校园歌手大赛、五四表彰晚会、校园主持人大赛、校园舞蹈大赛、红歌会、体育运动会、趣味运动会、彩色跑、啦啦操比赛、新生杯篮球赛、羽毛球赛、足球赛、乒乓球赛、辩论赛、演讲比赛、配音大赛、摄影大赛、书法比赛、气象科普月、科技进小学等活动,发挥活动隐性育人功能。学院连续五年获得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体育工作最高荣誉校长杯,获评体育工作先进集体,营造了学院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进一步丰富了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

5.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院组建341支暑期社会实践队伍4500余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足迹遍布全国20余个省市自治区。博爱青春暑期支教团获得2019力行杯江苏省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大赛一等奖,是独立学院中唯一获得一等奖的团队。学院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1名学生获得2018年度江苏省优秀青年志愿者荣誉称号,青年志愿者协会获得2018年度江苏省青年志愿服务行动组织奖

6.提升资助育人实效。学院积极落实各类资助政策,精准扶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019年为全院1330名困难生共发放各类补助资金616万元。同时开展学生资助诚信教育主题活动、学院征文、书法比赛、励志加油站”“励志守初心、感恩新时代等活动,引导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2019年,学院在全省学生资助绩效评价中被评为优秀等级,是全省唯一一所连续七年获评优秀的独立学院。

7.完善心理育人生态体系。依托新生心理普测结果和辅导员日常摸排,逐步建立并完善学生心理档案,做到及时反馈、重点关注、妥善处理。2019年无锡校区共接待在校学生心理咨询近百人次。立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充分发挥活动育人导向功能,组织开展征文比赛、微电影大赛、校园心理剧大赛、心理知识竞赛等主题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八、拓展境外合作交流,汇聚多方办学资源

1.获批留学生培养资质。学院获批招收和培养留学生资质,成为江苏省首个具有招收学历留学生资质的独立学院。2019年,学院招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50名,构建普通高起本招生、专升本招生等多种形式的留学生招生机制。

2. 实施人才培养走出去战略,推进境外合作办学项目。已与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彭布罗克分校签约合作《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实验班项目;与泰国高校洽谈筹建海外分院,探索境外合作办学模式;与俄罗斯沃罗涅日国立林业技术大学、沃罗涅日国立工程技术大学开展中俄大学合作4+2保荐硕士项目,已成功保荐5名在校生;20199月,学院与马来西亚世纪大学签署合作协议书,开展师生学术合作交流及互访学习项目,并在世纪大学筹建海外分院、联合培养留学生人才;学院2019年赴悉尼大学、伯明翰大学、雪城大学等境外和澳门高校读研学生合计56人,在同类高校中居前3位。

3.加强与港澳台高校合作交流,开展两岸人才联合培养与产学研合作。与无锡市海促会、无锡市台商协会签署合作协议,共建锡台学院,开办双创训练营等合作项目;与台湾义守大学、中华大学等高校开展两岸人才联合培养与产学研合作。滨江学院台湾中华大学“30+30”创新创业训练营课程正式启动,中华大学32名师生访问团来学院进行合作交流。

九、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师生稳定校园和谐

1.提升后勤保障能力。组织食品安全检查和食品安全培训10余次,全年没有出现食品安全问题;通过平抑基金调控菜品价格,引入南信大后勤等商家,提高菜品质量,师生餐饮满意度不断提升;在校园公共区域增添采购休憩座椅,提供休憩环境;为解决学院师生出行最后1公里的问题,申请增设公共自行车停放点,增加滨江学院周边公交班次和频率;开通假期校园接驳巴士,直达无锡东站和无锡站,方便师生出行;学院综合门诊部取得了医疗执业资质;为解决学院师生保看病报销的问题,由安镇卫生服务中心在学院设置卫生服务站进行师生医保看病报销服务,实现了医保看病不出校,该服务模式也获得了无锡市医保中心、锡山区卫生和健康委员会的肯定。

2.推进校园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建设。加强校园网络安全建设,完成了对网站群、无锡教务系统、南京教务系统、学工奥蓝系统进行安全等级保护定级的立项工作。完成了基于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座位预约系统和移动图书馆上线工作。

3.加强平安校园建设。开展校园隐患大排查大整改、校园安全管理及校园安全稳定专项排查化解等工作,排查隐患8项,落实整改措施。开展消防专项检查5次,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防诈骗、消防培训等安全教育讲座8场,进行消防疏散演习4次。学院在获评2018年度无锡市平安校园示范校的基础上,获得2019年无锡市消防宣传教育先进单位,已被推荐参加江苏省平安校园建设示范校的评选。

4.提升学院管理服务水平。面向在校本科生、研究生招聘学生院长助理10名,邀请院长助理团成员列席院党政联席会,拓展学生参与学院建设和管理的渠道;认真做好校园一键通的回复工作,全年咨询回复一键通1724条,通过及时沟通、妥善处理,有效满足了师生诉求。

十、抓好宣传思想工作,学院影响不断扩大

1. 抓好意识形态和思想政治工作。学院组织召开迁址无锡后的首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管兆勇书记亲临会议指导,进一步凝聚了思想,汇聚了力量;积极做好意识形态研判与预判,召开意识形态专题分析会2次,完成意识形态工作分析研判报告4篇。

2.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断提升新闻宣传成效。充分发挥LED电子屏、网站、微信、抖音等平台作用,坚持正面宣传,提升舆论引导水平。推出《我和我的祖国》快闪、《滨江一分钟》、学院宣传片等宣传视频,其中快闪视频登上了学习强国平台。全年在学院网站发布各类新闻稿件300多篇,天际新闻网发稿200多篇;坚持学院微信公众号每天推送,省内高校排名由37名提升至30名,稳居独立学院前两名;学习强国平台、无锡日报、现代快报、无锡电视台等媒体对学院办学成果报道累计20余次,在《无锡日报》、《现代快报》、无锡电视台等媒体发布稿件10余篇。

十一、发挥群团组织作用,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以分工会为纽带,积极主动关心教职工工作生活,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凝聚人心、服务发展。注重发挥工会教代会的作用,对双代会代表进行补选,组建滨江代表团。开展送温暖工程,按照工会经费使用要求制定有关补助办法。2019年,学院工会先后举办健步走、女教职工相约玫瑰园、趣味运动会等活动。积极组织教职工参加校本部和无锡市工会组织的各项活动,获南信大教工乒乓球比赛团体第4名。分工会1人获评为校工会优秀工会工作者

院关工委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配合、主动作为的科学定位,邀请老同志与青年教师座谈2次,发挥老同志传帮带作用,充分发挥五老队伍作用,积极参与教学督导、党员发展等工作,取得较好效果。加强与无锡市关工委组织的联系合作,经常性参加在锡高校关工委协作组会议。第三部分 创新之处


一、理念创新,凝聚学院发展合力

立足为五位一体高起点办学,实现以无锡研究生院为引领,提升办学层次、奠定转型升级基础,以无锡研究院为龙头,打造高端研发平台,以国际教育学院拓展办学视野、丰富校园文化、提升国际化水平,以校地合作企业为抓手,提高产业服务能力的综合效应。

加速产教融合发展,实施五个一工程(一院一区一企一赛一会)。每位学院领导、中层干部联系对接一个无锡市区(县),不断拓展办学空间,加强地方合作交流。学院各职能部门、各二级学院以五个一工程为纽带,主动融入地方教育体系,积极深化产学研合作。学院以建成无锡大学为美好前景,激励和协调地方办学主体,以强烈的服务意识、扎实的举措、良好的成效,赢得地方的认同和青睐。

二、服务创新,提高师生满意度

以服务外包推动管理专业化。积极推动后勤、安保服务外包,精简人员、降低成本,集中精力开展教学科研业务。同时,加大监管和督察力度,确保服务质量,形成以我为主、协同各方的有效管理模式。

在无锡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给无锡校区教职工提供安居房149套,有效提升了居住条件和生活品质,保障了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面向在校本科生、研究生招聘学生院长助理10名,邀请院长助理团成员列席院党政联席会,拓展学生参与学院建设和管理的渠道;认真做好校园一键通的回复工作,全年咨询回复一键通1724条,通过及时沟通、妥善处理,有效满足了师生诉求。

三、开放发展,强化对外合作交流

学院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办学方针,不断扩大高校朋友圈。全年接待江苏省政府领导、省教育厅领导、无锡市各级政府、人大、政协、各部门来院指导130多次,接待黑龙江工商学院、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等兄弟院校来院指导70余次,邀请王会军院士、金双根院士等知名专家学者来院讲学指导60余场;赴南方科技大学、汕头大学、深圳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江苏理工学院等高校开展调研,吸取其他高校办学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

以国际教育学院为依托,积极拓展对外合作交流。招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俄罗斯、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高校开展合作办学,积极筹备申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持续加强与港澳台高校的合作交流,不断推进学院国际化办学进程。





第四部分 存在问题与不足


一、转型发展面临挑战

滨江学院办学工作逐步由过去的办二级学院转为办大学,在管理模式上存在一定的挑战,管理人员和教职工队伍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需要有一个系统调整和重建的过程。同时,无锡市引进高校资源力度的进一步加大,正在推动整合资源建设无锡技术大学,筹建无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到2025年,无锡将新增1所中外合作大学、1所师范类高校、1-2所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10所左右高校分校、校区、研究生院、特色学院等(来自无锡市教育大会),学院如何定位,如何错位发展也将面临新的挑战。

二、师资队伍有待进一步加强

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按照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的标准,师资队伍的规模和结构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时,部分本科专业缺乏专业课教师,专业建设负责人或学科带头人缺乏,严重影响学科发展。

按照我院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导向,我院专任教师在应用型教育教学能力、实践教学、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等方面还存在较大欠缺,尚未形成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许多教工特别是新入职教工的业务能力不能满足工作需求,教工培训工作需进一步强化。

三、教研科研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从独立学院向一流应用型大学发展的过程中,学院在国家级、省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教改项目和教学成果奖励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劣势;在科研项目和成果方面,还需要积极争取省级以上高水平科研项目和发表高水平论文;在横向科研合作方面,还需进一步增强服务无锡地方企业的能力;在校企合作方面,虽然与一些龙头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但大部分合作企业为中小企业,校地合作企业的质和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关闭